俄气从子公司收购南溪运输公司一半股权
但看學習歷程就不一定,因為大學可從中看見努力投入、學習態度、求學背景。
到底是仇富還是仇好看啊?我現在有一、兩百雙新鞋,LV、CL家裡都是,等我年齡再大點,等我有能力了,一切流言蜚語都會不攻自破……」 譚明明火了以後,她的家庭背景也被網友人肉了出來。另據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統計,2019年上半年,全國因酒駕醉駕導致死亡交通事故1525起,造成1674人死亡,酒駕醉駕導致非死亡交通事故7512起。
譚家就像中國眾多的新富家族那樣,在關鍵時刻把握了機遇,成為時代的弄潮兒,短時間內積累了巨額財富。根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91條第2款、第4款規定:醉酒駕駛機動車吊銷機動車駕駛證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,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。大約22時42分許,譚明明駕車逃逸至一個十字路口,追尾撞擊一輛等待信號燈的寶馬車,導致寶馬車瞬間燃燒成一個火球,寶馬車內共有三人,其中兩人當場死亡、一人受傷。還記得2015年,有中國最隱秘的富二代和「上海皇帝」之稱的秦奮,駕駛3000萬的豪車發生車禍,當豪車被撞成廢鐵後,有攝像頭捕捉到他在現場淡定地玩著手機。期間他們駕駛的轎車與八輛轎車發生輕微剮蹭,未造成人員傷亡。
儘管在庭審現場譚明明下跪向受害人家屬致歉,但是受害人家屬並未看到她有一絲的誠意,認為她並不是認真的道歉我自己在《苦勞網》連著寫了幾篇報導,不可否認,無論是採取的切入點或者一些受訪者的發言,同樣也對本次秋鬥有些質疑。稍有點政治頭腦的青壯派,都知道往中間靠攏、吸引更多中間選民,才是未來與綠營一拼的關鍵。
但即便是面對這樣的壓力,他還是不改其志,繼續扮演學者應有的揭露與批判角色。但是質疑歸質疑,網路上有些發言,我個人是實在看不下去的。是的,誰不「反毒豬」呢?誰又不支持「言論自由」呢?然而,我們可以這樣輕便地取消「名」與「實」之間的裂隙,全然接受事物對自身的意識型態宣稱嗎?──「反毒豬」真的是「反毒豬」嗎?「言論自由」又真的是「言論自由」嗎? 且不說秋鬥的傳統與倫理,就以政治策略來看。這就導致一個荒謬的結果:國民黨青壯派,明明沒要選舉,卻出錢出力,幫韓國瑜+蔡衍明這樣的組合練兵
但此刻的公共輿論環境,似乎已經難以細緻分辨,立場不同與人格操守完全是兩回事。我自己認識的幾位年輕藍營幕僚,都對這次國民黨與秋鬥的結合與操作大感不解。
政治的敵我關係綁架了我們對於事實與真相的探求,使我們喪失說話的勇氣。文:王顥中 秋鬥結束了。稍有點政治頭腦的青壯派,都知道往中間靠攏、吸引更多中間選民,才是未來與綠營一拼的關鍵。台灣政治環境之惡劣,藍綠的二分使公共討論品質極為惡化。
由此也可得知,他投身運動與政治,的確不為己也不為私利。社運圈裡黃德北老師資歷很久,但我個人認識他應該是晚在2010年。這是我認識的黃德北老師,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,無畏各方壓力,雖千萬人吾往矣。這些人一輩子不可能支持民進黨,本來就是藍營的盤(韓國瑜2018選市長時曾短暫跨越過藍綠,到了2020還支持他的基本上只剩深藍)。
一些社運圈的年輕人,有時候會私下調侃,黃老師雖出身政治系,但對於現實政治的判斷往往過於天真浪漫,就以籌組左翼聯盟並立刻參選大安文山區市議員為例,當時一些年輕人極力勸阻,為他分析評估選戰利害,可他執意為之,認定「此刻左翼崛起之形勢大好」,寧願賠上自己的退休養老金也要投入。而包含黃德北老師在內,幾位學者帶頭在學界捲動連署,呼籲富士康開放學界入廠調查、終結血汗工廠。
我支持社運應該政治化,也認為不應該放棄保守派群眾(美國民主黨自由派無力應對川普崛起現象的案例殷鑑不遠),但是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說,今年秋鬥的「跨度」實在太大,沒人這樣搞的,泛綠團體會把「同志愛最大」跟「牽手護台灣」辦在一起嗎?在台派英粉聚集的場合派賴清德跟柯建銘去嚇人?秋鬥組成各團體長期以來所關注的議題,就算要與國民黨合作,你的群眾基礎也絕對跟今日上街的不是同一群人。此次的秋鬥,五萬人上街,有多少是「秋鬥」或「左翼聯盟」自己的群眾?運動的口號是「反毒豬」與「言論自由」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結果,上街「反美豬」也就罷了,主打一個擺明與「挺中天」議程完全重疊的「言論自由」,無論發佈再多長篇大論的澄清聲明,擺在台灣政治光譜中,就是會直接被辨識為「支持蔡衍明」。但話說回來,黃德北老師的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,換個角度或也可稱之為固執。但是,政治判斷錯一次,錯兩次,錯三次,無法總結經驗並在錯誤中學習,對於新一世代年輕人的看法又總是聽不進去,這樣的固執,恐怕欠缺了擇善,甚至有剛愎自用之嫌。是的,誰不「反毒豬」呢?誰又不支持「言論自由」呢?然而,我們可以這樣輕便地取消「名」與「實」之間的裂隙,全然接受事物對自身的意識型態宣稱嗎?──「反毒豬」真的是「反毒豬」嗎?「言論自由」又真的是「言論自由」嗎? 且不說秋鬥的傳統與倫理,就以政治策略來看。這就導致一個荒謬的結果:國民黨青壯派,明明沒要選舉,卻出錢出力,幫韓國瑜+蔡衍明這樣的組合練兵。國民黨進口美牛時,你說藍營群眾都樂見嗎?我想不是,但是當看到綠營群起反對,他們多半就選擇靜默。
黃德北老師對中國的看法,是他獨立治學後所採取的見解,跟中國共產黨的官宣並沒有任何對價關係,說他是「中共同路人」,甚至明指暗示什麼「左統吃香喝辣」的指控,不僅悖離事實,而且實在是惡意重傷。現實中也是,遊行吸引到的就是挺中天的韓粉,而且是數萬名的韓粉,那種在遊行現場,對不同意見者粗口相向的韓粉。
當秋鬥受到那樣多親綠媒體全面圍勦時,你說我看了好受嗎?確實是不好受的。但即便是面對這樣的壓力,他還是不改其志,繼續扮演學者應有的揭露與批判角色。
此刻綠營開放美豬,難道綠營群眾就都愛吃萊劑了嗎?我想肯定也不是,但眼見國民黨的見縫插針,多數人肯定還是全力護航。我自己在《苦勞網》連著寫了幾篇報導,不可否認,無論是採取的切入點或者一些受訪者的發言,同樣也對本次秋鬥有些質疑。
印象深刻,黃德北老師在一次記者會上痛批郭台銘是「台灣之恥」,結果引發媒體狂潮,四面八方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,甚至還有人打電話去他任職的世新大學罵人。那時深圳富士康發生連續勞工跳樓自殺事件,我參與了一部分在台灣批判血汗工廠、聲援勞權的行動。只要有點基本政治常識都能知道,韓國瑜確實可能在藍營內是最強,但是靠韓國瑜卻絕對不可能讓國民黨重返執政。因為固執,所以對於很多不同意見,即便是善意的建議與建言,往往都聽不進去。
但是質疑歸質疑,網路上有些發言,我個人是實在看不下去的。例如,動輒把秋鬥或黃德北老師貼上「中共同路人」標籤,然後取消其一切發言內容。
但是,我或許改變不了台灣的政治文化,我可以改變我自己,不因關係遠近親疏而有差別對待,於是有話就說尤其,面對洶洶而至的「非洲豬瘟」和「武漢肺炎」疫情,台灣能夠迅速作出反應,危機管理得當,進而贏得普世稱譽,蘇貞昌及其領軍的行政團隊,顯然充份發揮了守護台灣的中流砥柱作用。
文:黃澎孝 中共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11月19日以「蘇貞昌惡貫滿盈難逃歷史審判」為題,給蔡政府的行政院長蘇貞昌,送上了「頭號台獨」戰犯的桂冠。因為,檢視蘇貞昌的從政生涯,他從來就非以「台獨意識型態」見長的啊。
蘇貞昌這顆「電火球」,之所以能在台灣發光發亮數十年,主要乃在於:他是「綠營」中,以行政能力見長,以魄力、效率執行力突出、而獲「衝衝衝」外號的啊。做對的事,用對的人,就是要繼續力挺下去,才終會有撥雲見日的時候,台灣加油啊。更何況,蘇貞昌是小英總統執政上的左膀右臂,剪除蘇貞昌,就是針對小英總統,進行中共所謂「傷其十指,不如斷其一臂」的陰謀策略。最近,國事如麻,美國大選塵埃未定,中共藉機推動RCEPT,企圖在經濟上孤立台灣,更不斷在軍事上施壓,其包藏亂台、禍台之心,昭然若揭。
因此,中共把「台獨第一」的帽子扣在蘇貞昌的頭上,完全不是因為蘇貞昌如何「惡貫滿盈」。至於,對付台灣「島內人士」,這頂「台獨」帽子的大小,不是看你的思想頑固程度,而是看你對台灣的「建樹」大小而定的。
而是因為蘇貞昌領導的行政團隊,是蔡英文能夠在2018年地方選舉敗選後,能夠再度站穩的關鍵因素。在這個時候,中共極其罕見地,以《人民日報》的「頭號官媒」,來給蘇貞昌扣上「頭號台獨」的帽子,企圖藉機帶風向,表面劍指蘇貞昌,其實意在蔡英文,近程目標鎖定2022台灣地方選舉,遠程目標,當然是在2024的大選「變天」。
他怎麼配當「台獨第一」呢? 其實啊,瞭解中共的人都知道,不論台獨、港獨、藏獨、疆獨⋯⋯都是中共用來給敵人或異己扣的「帽子」。據報導,蘇貞昌院長昨天在行政院會上,針對近日來,一些針對行政院的紛擾,惕勵其團隊「有錯要認、有過要改,尤其要從自省做起,不要自以為是⋯⋯」但是,我也想要提醒小英總統,不要「自以為不是」